关于《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政策解读
一、规划背景
为持续推动双辽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,加快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,有效指导 2021—2025 年双辽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,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双辽市分局代市政府编制了《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
二、编制的目的及意义
“十四五”时期(2021-2025年)是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期和奠基期,也是加快实现 2035年基本 建成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。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,深 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、市“十四五”期间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奋力开启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征程,科学编制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,作为指导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,对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,为建设生态强市、实现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三、起草方案的过程
(一)启动编制和前期研究。2020年10月10日,在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双辽市分局召开了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,会上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写小组,明确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原则、组织领导、进度计划、保障措施等。2020年11-12月,编写小组通过查阅资料、实地考察调研、电话访谈、征集建议等方式开展前期研究工作,在此基础上形成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基本思路。
(二)开展“十三五”规划实施的总结评估。为系统梳理和总结 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三五”期间中的成绩与不足,结合吉林省规划总结评估的要求,对《双辽市“十三五”环境保护和整治专项规划》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,形成“十三五”工作回顾章节内容。经评估,总体实施情况良好,达到预期目标,为顺利开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打下良好基础。
(三)起草规划初稿。2021年8月,向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双辽市分局、双辽市发展和改革局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水利局、农业农村局、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单位征集重大工程项目,共收集38项工程项目。编写小组多次召开内部讨论会,就规划的总体框架、实施策略、指标任务、重大工程等方面进行研究,对规划指标进行科学测算,确定了 29 项主要指标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《规划(初稿)》。
(四)专家论证。2021年8月20日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双辽市分局在双辽市组织来自吉林大学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、吉林省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名专家召开评审会,形成专家评审意见。专家意见认为,《规划》编制依据充分、目标明确,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基本可行,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具有可操作性,对双辽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意该《规划》通过阶段技术评审。《规划》经修改并报主管部门同意后,可作为双辽市“十四五”期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。会后编写小组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,于 2021年8月末完成了规划修改稿。
(五)广泛征求意见。2021年9月-10月,就规划修改稿向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双辽市分局、双辽市发展和改革局、工业和信息化局、自然资源局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交通运输局、水利局、农业农村局、商务局、林业和草原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、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等单位书面征求意见,同时在双辽市政府官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。在广泛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,编写小组对《规划(公示版)》进行讨论研究,对大多数意见进行采纳或部分采纳,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和建议也进行了充分说明。
(六)形成规划送审稿。2022年5月,经过向各方征求意见情况和专家咨询,规划文本历经4次集中修改,最终形成《规划》。
四、主要内容
《规划》分为五个部分,一是区域概况,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趋势,三是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目标指标,四是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,五是保障措施。
(一)区域概况。主要包括双辽市自然环境概况、双辽市社会经济概况和双辽经济开发区概况。
(二)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趋势。主要包括“十三五”工作回顾、“十三五”存在的主要问题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
(三)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目标指标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、规划原则、编制依据、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。
(四)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。规划提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,包括:大力推动结构调整,促进高质量发展;“三水”统筹改善水生态环境;分类管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;分类施策改善土壤环境质量;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;统筹提升城乡生活环境质量;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守住环境安全底线;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。
(五)保障措施。主要包括加强组织实施、加大资金投入、增强技术支撑、加强考核评估四个方面工作。
五、解读机关、解读人及联系方式
解读机关: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双辽市分局
解 读 人:王辰光
联系电话:0434 722 9300